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对于4月制造业PMI下降1.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符合预期”。他表示,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外需环境生变,对制造业供需两端形成拖累。二是季节性因素。3月是制造业旺季,4月制造业景气度会有季节性下行。过去10年中,4月制造业PMI指数比3月平均低0.8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认为,从分项指数来看,4月份制造业出口短期收紧,拖累市场需求整体,企业生产采购活动整体也有所放缓,但经济稳定运行仍有较好基础,国内需求稳定释放,企业生产下降态势可控,新动能和消费品市场供需保持稳中有增,企业对后市仍保持乐观主基调。
“4月份,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叠加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为49.0%,回落至临界点以下。”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针对制造业PMI回落分析称。
从分项指数来看,产需两端均有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8和2.6个百分点。对此,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4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至44.7%,为2022年1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外需下滑的冲击也进一步向内传导至生产端。
另外,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7.0%和44.8%,均比上月下降,制造业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下降。文韬表示,4月份供需整体的偏弱运行带动了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加快下行。
不可否认,外贸环境变化给我国制造业带来一定扰动,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短期有所放缓,原材料采购、市场价格等方面也有所波动,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底座依然稳固,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等优势持续发挥作用,前期出台以及增量可期的一系列有力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护航经济行稳致远。赵庆河也谈到,虽然4月份制造业PMI有所回落,但高技术制造业等相关行业继续保持扩张,以内销为主的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总体稳定。